首页 美食 正文

“空港半马”迎风开跑 黄陂公安全程“超”守护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国内装机超过75GW,也有机构乐观预测可以达到100GW。

进入2022年,行业逐渐从喧嚣回归理性,但终归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变数或看点,或许更值得关注。效果如何,只能边走边看。

“空港半马”迎风开跑 黄陂公安全程“超”守护

组件企业在保持合理毛利率情况下可以接受的组件价格,就直接决定了下游电站的装机情况。可以预期的是,组件在经受了2021年的产业链打击之后,预计会首先保持合理的毛利率,但这取决于各家抢占终端市场的情况,尤其是一线组件厂,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组件企业最终还是品牌和渠道为王。硅片环节产能过剩明显,而硅片玩家非富即贵,必然造成局部供需失衡,进而提升硅料环节的议价能力,延缓硅料环节产能提升带来的价格下降压力。但是,硅料价格不仅是硅料供给与终端装机需求决定,还受直接下游硅片需求的影响。目前,比较普遍的预期是,2022年中开始,硅料新增产能开始加速释放,然后供需格局有望彻底扭转,硅料价格有望不可逆地进入下降通道,进而拉动组件价格回落并刺激终端装机需求。

目前,N型TOPCon的进展相对HJT的量产速度更快,规模更大,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布局更加积极,而HJT更多是新势力联合地方政府弯道超车的突破口,两者不同的技术及成本背景决定了短期不同的发力点。但是,在政策大好的背景下,光伏行业表现却令人失望,整出幺蛾子,政策支持未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运动式发展反而导致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失衡,内卷严重,最终国内装机低于预期。整县推进加速落地,相关优质企业将长期受益整县推进模式改变了原有的电站商业模式,在吸引更多央国企参与的同时,还能够为一批在整县推进领域具有经验的民企提供 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光伏进入黄金赛道2021年以来,我国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接连下发了数个光伏发电相关的政策,涉及装机规模、发电补贴、发电消纳等多个方面,积极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利好政策不断催化,光伏进入黄金赛道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我国明确双碳目标当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截止2021年10月,全球已有132个国家和地区提出 碳中和目标。BIPV行业集中度较低,先发布局有望抢占先机作为光伏行业中的新兴领域,BIPV行业目前集中度较低,较早布局BIPV产品的隆基股份也才于2020年刚刚实现产品量产。此外,大基地项目和BIPV同样在增加玻璃需求的同时,要求玻璃的厚度更薄、透光性 更强,同时还能够兼具美观等优势,因而我们预计福莱特、信义、亚玛顿等具备超薄玻璃加工能力的优质厂商将长期受益。

其中,苏里南和不丹已实现碳中和,德国等13个国家已就碳中和立法,欧盟和其他3个国家拟立法,还有53个国家已经官宣了碳中和时间。硅片:厂商扩产计划饱满,毛利率或有所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底市场硅片厂商产能合计至少350GW,当年扩产产能接近140GW。

“空港半马”迎风开跑 黄陂公安全程“超”守护

然而,跟踪支架在我国市场的渗 透率依然较低,据CPIA统计,2019年我国跟踪支架渗透率仅为16%,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预计2022年,我国将实现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2022年两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将陆续开工,叠加硅料降价有望刺激地面电站的装机需求。据测算,若2022年光伏新增装机226GW,在容配比为1.2的情况下, 对应的EVA粒子需求将约为108.3万吨,而2022年光伏级EVA粒子产能预计为102.45万吨,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EVA粒子将维 持相对紧缺的状态。

2021年,受上下游两头挤压影响,电池环节盈利空间下降,部分二三线企业由于难以获得硅片,开工率较 低或选择停产。同时电价提升的趋势下业主为了获取 更多的发电增益,对支架价格的敏感度或有所降低,这将有助于跟踪支架渗透率的提升。而一线电池厂商由于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具备成本优势,开工率更好,但整体盈利情况依然欠佳。光伏发电竞争力较强,是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光伏、风电、水电、核电和生物质等,其中,水电和生物质开发潜力有限,核电又基于地域和安全因素不能够广泛应用。

硅料:供需仍然偏紧,价格或维持高位当下各大硅料厂商如协鑫、大全等均已有饱满的扩产规划,预计全球多晶硅名义产能将在2021、2022年底分别达到74.6万吨、 131.9万吨。多县屋顶资源丰富,潜在装机容量巨大我国共有2843个县级区划,其中多县光伏资源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将带来巨大的光伏装机增量。

“空港半马”迎风开跑 黄陂公安全程“超”守护

然而,BOO模式不仅 要求企业拥有较为雄厚的自有资金或融资实力,还要求企业在整个电站生命周期内持有,整体来看周转率较低且风险较大。胶膜:EVA粒子扩产周期较长,供给相对紧缺光伏级EVA粒子是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材料,2021年9月起,受能耗双控限电政策影响,EVA粒子厂商开工率有所下滑,推动粒子价格大幅上涨。

据统计,若按照整县推进政策中规定的试点地区建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的最低光伏发电比例来计算,我国农村居民建筑、工商 业建筑、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以及政府办公楼将分别拥有418/171/47/84GW的装机潜能,合计的潜在装机容量将达到719GW。此 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传统EPC(工程总承包)来对电站项目进行设计、采购以及施工,但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时盈利能力较差。综合来看,2021-2022年,预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66和226GW,其中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市场2022年将 增长显著,印度、中东等其他高潜力地区也有望带来增量。BIPV的安装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开发商对建筑有足够的了解,目前国内厂商主要有森特股份、隆基股份、亚玛顿、中信博等, 这些老牌龙头企业拥有多年相关领域的项目实施经验,更有利于在BIPV领域实现快速布局,抢占蓝海市场先机。2017-2020年,我国逆变器出口金额从14.95亿美元增长到了34.81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28%,明显快于同时期海外光伏装机增速。9月14日开发试点名单下发,全国共有31 个省、市、自治区(含新疆兵团)的676个县进行了报送,且这些县多分布在山东、江苏、福建、甘肃等日照充足的地区,预 计随着整县政策的逐步落地,这些地区的屋顶资源将得到全面开发。

2021年10月以后,随着限电影响的逐渐减弱,EVA粒子价格开始回落。整县推进政策下发,全面激发资源潜力2021年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能源 主管积极上报本省试点方案,并要求做到分布式光伏宜建尽建与应接尽接。

组件:新技术有望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随着组件逐渐接近210mm+极限尺寸,进一步增加尺寸可能带来组件机械载荷测试时变形量增加、耐极端温度性能下降以及运 输难度加大等问题,因此发展转换效率极限更高的N型电池技术变得十分有必要。其中,对于210尺寸的组件,其功率由545W提升到600W时, BOS成本和LCOE成本将分别降低0.7和0.5pct。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整县推进后打包项目将产生规模效应,央企及规模较大的民企参与意愿将大幅提升。电池: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一二线厂商差距快速拉大当下电池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2020年CR5企业合计产能占比达到53%,虽近年来呈现集中趋势,但行业集中度仍然低于 产业链其他环节。

硅料下跌背景下,我们预计全球装机需求有望在2022年得到释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支架:大基地项目启动,跟踪支架渗透率有望提升跟踪支架主要运用于集中式地面电站,较固定支架能够提供一定的发电增益,从而提升发电系统收益率。由于央企和大型民企 技术储备较为深厚、资源整合能力较强,且央企在融资时还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支持,因此将为整县推进带来更多支持。整县推进加持BIPV,分布式光伏迎风口光伏+建筑深度融合,BIPV蓝海亟待开发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指光伏建筑一体化,与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相比,BIPV能够将建筑与 光伏深度结合,在使用寿命、美观程度、防水效果等多方面都具备突出优势。

根据Wood Mackenzie公布的历年全球逆变器出货排名,中国华为和阳光电源多年来稳居前二,与此同时,2017年起CR10厂 商中不断涌入中国企业,固德威、锦浪、上能电气等逆变器新秀正加速赶上,未来有望凭借成本和价格优势提升海外市场份额。短期需求展望:2022年全球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26GW据测算,2021年我国光伏装机受原材料高企等原因或增速放缓,Q4抢装潮预计不及往年;而海外光伏在疫情的冲击下依旧保 持高速增长。

央企参与意愿提升,带来技术、资源、资金等多重支持整县推进与传统分布式光伏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县为推进单位,因此传统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多为千瓦(kW)级别,但采用 整县推进的方式后仅单个县的打包规模往往会达到100MW以上。产业链:上下游价格分化加剧,硅料价格2021年维持高位根据PV Infolink公布的价格数据,2021年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但不同环节的价格涨幅差别较大

多主栅技术能够减少光伏焊带的遮光面积,同时可有效缩短电池片内电流横向收集路径,降低串联电阻,减少电池功率损失,从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光转化效率。ITO靶材作为异质结电池生产的必备材料,必将受益于异质结电池技术爆发。

POE胶膜大幅降低PID,水汽阻隔和耐候性良好,能更好的适用于双玻组件。▍受益光伏玻璃大幅扩产,纯碱行业景气向上。我们预计未来三年三氯氢硅需求分别为44.8/51.0/55.1万吨,2021/2022年供需缺口为4.5/6.3万吨。异质结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工艺温度低、稳定性高、衰减率低、双面发电等优点,成为第三代电池技术毋庸置疑。

在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与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带动上游关键材料的发展。我们预计2025年光伏硅胶需求达41.6万吨,CAGR为17.30%。

双玻组件能利用反射光,从而比单玻组件功率更高。据CPIA预计,2025年双玻组件市占率将提升至60%。

为满足下游企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光伏玻璃企业不断扩产。根据硅业分会的统计,2021/2022年国内预计有20/30万吨左右的新增多晶硅产能。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